| 景觀︰ |  | ||
| 難度︰ |  | ||
| 路線︰ | |||
| 全長︰ | 13.1公里 | 需時︰ | 7½小時 | 
|  | |
| 攀升︰1,215米 | 下降︰1,214米 | 
| 最高︰851米 | 最低︰1米 | 
| (海拔高度值只供參考 誤差約是30米內) | |
 2︰再經維修引水道登上山
 2︰再經維修引水道登上山 20︰不久又接上70-80度的山徑
 20︰不久又接上70-80度的山徑 50︰在標距柱「L012」,可清晰見到蓮花山、三山台、鴨腳瀝等山峰。
 50︰在標距柱「L012」,可清晰見到蓮花山、三山台、鴨腳瀝等山峰。 55︰在路口可找到一張嬰兒床,可玩一番再上山頂看上帝之床。
 55︰在路口可找到一張嬰兒床,可玩一番再上山頂看上帝之床。 82︰落到去,便可見到無字天書 — 天書壁。
 82︰落到去,便可見到無字天書 — 天書壁。 90︰落山的路是有一點斜的,難度約是3.5星,不至於很難落。
 90︰落山的路是有一點斜的,難度約是3.5星,不至於很難落。


| 景觀︰ |  | ||
| 難度︰ |  | ||
| 路線︰ | |||
| 全長︰ | 13.1公里 | 需時︰ | 7½小時 | 
|  | |
| 攀升︰1,215米 | 下降︰1,214米 | 
| 最高︰851米 | 最低︰1米 | 
| (海拔高度值只供參考 誤差約是30米內) | |
 2︰再經維修引水道登上山
 2︰再經維修引水道登上山 20︰不久又接上70-80度的山徑
 20︰不久又接上70-80度的山徑 50︰在標距柱「L012」,可清晰見到蓮花山、三山台、鴨腳瀝等山峰。
 50︰在標距柱「L012」,可清晰見到蓮花山、三山台、鴨腳瀝等山峰。 55︰在路口可找到一張嬰兒床,可玩一番再上山頂看上帝之床。
 55︰在路口可找到一張嬰兒床,可玩一番再上山頂看上帝之床。 82︰落到去,便可見到無字天書 — 天書壁。
 82︰落到去,便可見到無字天書 — 天書壁。 90︰落山的路是有一點斜的,難度約是3.5星,不至於很難落。
 90︰落山的路是有一點斜的,難度約是3.5星,不至於很難落。
| cocochano : |  前日行左一次,圖中係石獅山圖16既現況,嘗試沿左邊圍板過去,但盡頭封死了,要折返由此圖中的空隙進入,會接上之後的路 (2022-10-31) | 
| 對,中間要爆入去。 (Tim Sir 2022-10-31) | 
| 男人愛高達 : |  Tim Sir 你好, 多謝Tim Sir分享路線 :) 尋日行大石脊,上左樓梯雖然圍封左,但左手邊仲可以接到山徑,張相係過左圍版向後拍的 至於大石脊覺得難度應該唔算5星,斜度坡度唔算太犀利,路都唔算窄,基本冇乜位一定要用手攀爬,加埋有樹做把手,只不過沿途景觀真係唔算太突出。 (2022-04-07) | 
| 你看錯了,只是4.5星。現在斜坡是維修中,詳細可參考【石獅山(圖15-19)】。 (Tim Sir 2022-04-07) | 
| sumemsum : | Tim sir 你好!請問上大石脊的難度和斜度會否跟栢架東脊差不多? (2022-03-20) | 
| 大石脊比栢架東脊更長,體力要求再高一點。 (Tim Sir 2022-03-20) | 
| Bobwong : |  雨水渠樓梯已圍封 (2022-01-17) | 
|  今日已專程去了一趟,影了新相,稍後會作少許修改,還可通過的。 (Tim Sir 2022-01-17) | 
| Bobwong : | 配水庫引水道已封上鐵板,很難上去禾寮墩入口 (2022-01-17) | 
| 收到,今日已走了一趟。 (Tim Sir 2022-01-17) | 
| klfrank930 : |  跟上次不同,大石脊不知何故非常泥濘,不過無限風光在險峰,上大東山碰見芒草,非常值! (2021-11-02) | 
| 應該是上個月的豪雨那造成,大石脊必定是力的體驗。 (Tim Sir 2021-11-02) | 
| williamwsl : |  昨日行咗一轉,都算好行,但天氣開始熱。 (2021-05-02) | 
| 昨日都幾熱,幾難行,你好叻呀!😉 (Tim Sir 2021-05-02) | 
| Joseph Lam : | 想問東湧上婆髻山山腰一段植物密唔密,會唔會有爆林的情況? 另外路況怎樣,需否手腳並用?謝謝。 (2020-11-09) | 
| 不用穿林,只是斜度大,碎石多,少部份位置沒有樹木作扶手。 (Tim Sir 2020-11-10) | 
| Ryan : | 想問如果呢條路逆向行, 上婆髻山個段路會唔會比較困難/唔太適合上? 謝謝。 (2020-10-19) | 
| 通常上永遠是易過落的,可以落的話,上一定冇問題,只在乎懂不懂行。反之,大石脊就不建議用來落山。 (Tim Sir 2020-10-19) |